close

書籍  

 

我認為這本書的文眼是:"財富的價值與你的需求

 

相關,幸福只是扣除期望後得到的結果"。

 

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

 

一位年輕小夥子每次上下班路過小溪旁,總是看到一位中年釣客拿著魚桿坐在那。

 

有一次好奇心驅使,就走過去搭上話:

 

『大叔!你這樣釣太慢了,你怎麼不去買艘漁船出海捕魚,這樣子抓的魚才多啊!』

 

那位中年釣客回問他:『為什麼我要這樣做?』那年輕小夥子得意的說:

 

『你這樣子可以賣魚賺好多錢呢! 趁現在開始有體力還來得及

 

做個十幾年退休就有錢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啦! 對了,你退休後想做甚麼?』

 

中年釣客回了句:『坐在這釣魚就是我這輩子想做的事情...』

 

(" "為引用書中內文)

 

"當你想要得到愈來愈多,好比希望有更多的財富、更大的權力

 

更高的聲望等,情況就很危險了

 

因為野心增加的速度遠比感到滿足的速度還來得快

 

在這種情形下,你每往前踏出一步

 

就會把目標再往前推進兩步。你會誤以為自己落後了

 

迎頭趕上的唯一之道就是冒著愈來愈大的風險。"

 

汲汲營營追求名利,甚至不擇手段爬到高峰

 

到頭來賠掉下輩子的生命,與家人疏遠的關係

 

因為拆夥跟朋友反目成仇,為了晉升對同事抹黑造謠

 

甚至六親不認... 結果得到了甚麼?

 

有錢又如何,那種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幸福只是扣除期望後得到的結果,所以就及時行樂吧!

 

2020年初一直到這篇文章的誕生,全球200多個國家被新冠病毒肆虐

 

台股甚至在2021年5月發生1000多點的下殺

 

嚇壞許多散戶,如果你是被嚇跑的那一位

 

以下這本書提到的2個例子或許可以幫你穩定心態

 

"假設你從1900年至2019年每個月都省下一美元會發生什麼事

 

你可以每個月都把一美元投入美國股市裡

 

無論景氣好壞。就算經濟學家大聲疾呼經濟衰退逼近

 

或是新的空頭市場即將來襲,也都無關緊要

 

你依舊繼續投資。我們把這位投資人稱為蘇(Sue)

 

但是,在經濟衰退期間投資可能真的太可怕了

 

因此,或許你會在經濟還沒有步入衰退的期間投資一美元到股市

 

在經濟衰退的時候就賣光所有持股,然後每個月都省下現金

 

等到衰退期結束再把所有資金投入股市

 

我們把這位投資人稱為吉姆(Jim)。

 

又或者,經濟衰退幾個月後讓你嚇得退出市場

 

然後你花了一段時間才拾回信心,重返股市

 

你可能在經濟沒有衰退的時期投資一美元買進股票

 

在經濟衰退六個月後賣光持股

 

等到衰退期結束六個月後才又重新投資

 

我們把這位投資人稱為湯姆(Tom)

 

隨著時間過去,這三位投資人最後會有多少錢?

 

蘇最後有四十三萬五千五百五十一美元。

 

吉姆有二十五萬七千三百八十六美元。

 

湯姆有二十三萬四千四百七十六美元。

 

蘇大獲全勝。一九○○年至二○一九年間的一千四百二十八個月中

 

只有三百多個月處於衰退期,占整體時間的22%

 

所以,蘇在22%的期間一貫保持冷靜

 

最終剩下的金額比吉姆或湯姆幾乎高出75

 

再舉一個近期的例子:身為投資人,在二○○八年末至二○○九年初幾個月裡的投資行為

 

可能比二○○○年至二○○八年間做的每一件事更加影響一生得到的投資報酬

 

有一名老飛行員自嘲自己的工作就是「一小時又一小時的度過無聊時光

 

不時會被純粹恐怖的時刻打斷。」在投資領域也一樣

 

你身為投資人能否成功,取決於你如何因應不定時出現的恐怖時刻

 

而不是多年來的飛行過程

 

對於投資天才,一個很好的定義就是:在眾人失去理智時

 

還能正常行事的人。長尾驅動一切。"

 

因為,”在這一百七十年間,我們的生活水準提升二十倍

 

但幾乎沒有哪一天是在缺少確切證據的悲觀心態下度過"

 

任何利空,放長期來看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回檔休息

 

所以不要被新冠病毒給擊敗了,不管事身體還是股市!

 

長尾效應,並不完全等於蝴蝶效應。為何是不完全等於,關鍵在於當初做決策的數量

 

全球前富豪榜排名第一的Bezos貝佐斯底下的企業亞馬遜(Amazon)

 

是美國電商平台的龍頭企業,也是長尾效應最典型的例子。

 

亞馬遜的經營策略就是多角化經營模式,包山包海從電子書

 

電商平台、倉儲機器人、貨物機物流

 

Prime影音媒體、雲端伺服器到最近的低軌道衛星發射計畫,當站上某個領域的龍頭

 

可能都是眾多經營計畫的冰山一角所出來的長尾效應,投資也是一樣

 

"當你接受長尾驅動商業、投資與金融領域中的所有事情

 

你就會明白,數不清的事情出錯、

 

失敗和崩壞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如果你是精明的選股好手

 

也許有一半的時間是正確的。如果你是優秀的商界領袖

 

也許一半的產品與策略構想可行。如果你是出色的投資人

 

可能在許多年都做得還不錯,而有很多年做得不好

 

如果你是優秀的員工,你會發現在好幾次的嘗試和試驗後

 

可以在正確的領域中找到對的公司。但前提是你要夠優秀"

 

但是,如果選股策略總是贏不過大盤。有一句俗諺叫做:『 打不贏就加入他』

 

因為"指數中有40%是失敗的企業,但是其中70%表現

 

極度優異的企業足以抵消那些沒有價值的公司表現"

 

你總是挑40%失敗的企業在投資,當然會輸,不如就買大盤吧。

 

"在截至二○一八年的五十年間,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增加一百一十九倍

 

你只要坐著就好,讓資金複利成長

 

但是當然啦,當你沒有使用成功的投資法時,這些方法看起來都很簡單

 

你會聽到有人說要「長期持股」這是個好建議。

 

但是你知道股市崩盤時維持長期持有的看法有多麼困難嗎?

 

/tmp/phpYEdmj3

對於一些投資人來說,長期持股會是一個障礙

 

因為期望值太高,資金佔比的部位太重

 

其實可以採用分批買進的做法,例如分5~10個部位,在每個月的較大跌幅做買進

 

雖然猜不到最大跌福,但因為每個月分批買進

 

成本線就會貼著月線的下緣來走,或許是不錯的方式

 

"檢視在美國市場賺錢的歷史機率,單日賺錢的機率是一半;

 

一年賺錢的機率是68%;十年賺錢的機率是88%

 

二十年(至今為止)則是100%。讓你留在市場上的任何因素都有可以量化的優勢。"

 

"時間是投資裡最強大的力量,會讓小錢日益茁壯

 

而且把大錯誤消弭於無形。它無法讓運氣與風險失效

 

但可以讓結果朝大家期望的方向推進。

 

查理.蒙格說得好:「讓複利發威的首要原則就是,沒必要的話,絕對不要打斷它。」"

 

講了如何賺錢,就一定討論要風險

 

卡爾.理查茲(Carl Richards)寫道:「風險就是

 

當你認為你已經想到所有事情之後,剩下來沒想到的事。」

 

我們解釋過去與預測未來時,聚焦在技能的因果作用,忽略運氣扮演的角色。

 

成長是由複合的力道所驅動,永遠需要時間;

 

破壞是由導致整體系統失靈的單點故障所驅動,可能幾秒內就會發生

 

而且失去信心可能轉瞬之間就會出現。"

 

你無法觀測黑天鵝跟泡沫破裂正在發生,如果你認為這是進行式,那就代表還沒發生

 

"泡沫與市值成長的關係不大,它只是其他現象的徵兆:

 

隨著更多短線交易員進入這場賽局,投資的時間會更加縮短

 

當遊戲中的長期投資人開始從玩另一種遊戲的短線交易員那裡得到線索,泡沫就已經造成傷害了。"

 

(從google搜尋趨勢來判斷最近股票當沖的熱度對比大盤趨勢)

 

 

/tmp/phpShnUhr

 

你應該要喜歡風險,因為隨著時間經過,它會帶來回報

 

不過你應該要對毀滅性的風險抱持偏執的心態

 

因為它會阻止你從承擔未來的風險中得到回報。

 

可能你不知道的事是

 

"一九九三年至二○一二年,頂端一%族群的收入成長86.1%

 

但是底層九九%族群僅成長6.6%。"

 

在資本主義國家,抱怨收入少於全體平均值並不是一個好的做法

 

不如把書中內容細細品味,著手規劃理財才是應該做的

 

最後回到致富心態的核心,財富自由是基於你的需求越單純就越容易達成。

 

而且"財務獨立並不意味要停止工作而是意味著只要你想要

 

就可以在想要的時間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工作。"

 

本篇比較像是整理書中精華加上一些附註的文章,主要是想分享文章原汁原味的內容

 

如果有興趣也可以直接購買實體書或電子書

arrow
arrow

    兩隻小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